PDCA循环下的方舱管理——付萍驰援湖北日记六
作者:付萍
每次进方舱,都会发现有改变。制度流程在改变,工作流程在改变,设施设备在改变,环境布局在改变,连人也在改变……
方舱医院,顾名思义就是方舱改建的医院,它的实质其实是一个广阔的仓库,只不过这不是储存货物而是改建成一群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可想而知里面什么都没有,一切的一切都只能靠大家上班做下班想,一步一步的规划出来。
还记得第一次进舱,里面除了有若干病床及病人,护士站有一台未联网的电脑外几乎一无所有。第一次上02:00-08:00,连床单元都找不到,要想在480个病人中找一个来问病情,无异于大海捞针,于是我们将每个单元床号分布打印出来张贴在护士站及床单元处,这样能方便、快速的找到病人,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第二次进舱,护士站对面已经有很多口服药,心电监护仪,氧气筒,已经能满足普通病人的需求。第二次进舱上的是08:00-14:00,由于是白天,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病人一会儿又到护士站要这样,一会儿又要那样,场面是相当的混乱,而病人的满意度也是相当的低。这个班我们主要制定了交班流程、模板,让交班变得精、准、快。第三次进舱,有了总务班,专门负责物资管理。护士站开始实施6S管理,整个环境干净、整洁。有完整的岗位职责,细化生命体征检测时间点……感觉一下事情就理顺了。这个班我主要完成了所有病人的生活物资需求调查、统计及申领,每个单元的医嘱单、护理记录单以及交班重点三种类别的纸质资料归类,分类存放,并制定目录。
图为6S管理下的物资
图为心愿墙——承载每个人心中的美好与祝福。
每一次进入都是一次成长。
组长沟通群——每次下班每个组长会在里面对当班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改进工作。面对数量众多的病人,一群来自四川各地市、县的医务人员聚在一起,发挥自己的专长,采用PDCA循环模式,逐步将这个地方改建成我们心目中的工作中心。
目前方舱医院从17号开始已经在安排核酸检测,19号开始做CT 检测,这些检测的安排无疑给这些长时间隔离的病人一剂镇静剂。这些病人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露出久违的笑容,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核酸检测阴性,大家开怀大笑;核酸检测阳性,相互鼓励,等待下次检测。
每一次进入就是一次看现场的机会,每看一次都能发现新的问题(只是问题越来越少)。
春天已经到了,疫情结束难道还远吗?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