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医院动态详细

一场“战役” 两个“阵地”

发布时间:2020-02-21 16:39:14

作者:团委 闵志鹏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往日热闹非凡的节日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闹得人心惶恐。然而也有这样一个人,面对这场疫情来袭显得格外从容。从容,是因为他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同时也肩负着扶贫第一书记的职责,他就是市二医院院感科医师、派驻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建设村第一书记晏雷。

当这场疫情开始由湖北向全国各地传播之初,凭借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的经验和医学专业人员的职业敏感,作为建设村第一书记的晏雷很快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于是他在内江市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响应之前,就和村支两委一起对村上人群较为集聚的场所进行了消毒处理,宣传和落实减少人群集聚、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他还组织村干部到专业的中药机构购买药材,熬制预防流行感冒的中药汤剂,分发给村民服用。

晏雷任建设村第一书记之前一直在市二医院院感科工作。在此次疫情发生初期,作为医院院感防控重要科室的一名专业人员,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场阻击战中不仅仅只奋斗在建设村这一个阵地上,于是他安排好工作、主动请战回到了医院院感工作这个阵地,开启了每天在建设村和医院之间“两头跑”的工作模式。与此同时晏雷同志还被内江市卫健委纳入到了内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在他以自己的医学专业参与防控疫情的阵地上,他主要承担医院ICU室的院内感染控制指导和对全院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以及对其他兄弟单位来二医院感染科参加集中救治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晏雷同志表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和建设村的第一书记,在抗击疫情时期,他在医院“阵地”和村上“阵地”的两份责任都非常重要。他说:“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医务人员,更是一个村组织的第一书记,都应该战斗在最前线!这个时候最是体现我们担当的时候,所以疫情不灭,我们坚决不退!”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防护物资大量匮乏,建设村也不例外。晏雷积极协调,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向建设村援助口罩、医用消毒泡腾片、体温枪等防护物资,极大的缓解了村上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状况。同时作为内江市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晏雷同志还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向建设村疫情防控工作队做了新冠肺炎的传播和防控以及村民居家防护的相关措施的培训,让队员们更专业地向村民进行宣传,增强了村民们的防护意识。

晏雷为建设村送去热心人士捐赠的口罩

自内江市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响应起,建设村立即成立由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接受市、区、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同时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干部、村医、网格员、民兵、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近30人的防控队伍,分小组开展设卡、巡逻、排查、隔离、执勤、服务、报告等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村两委积极开展各个村社返乡人员的排查,共累计摸排812户1973人次。追踪有疫情较重地区居住史或旅游史、或于疫情较重地区人员密切接触史、确诊或疑似病人接触史“三个群体”人员,发现有湖北武汉地区返乡人员1人,对其仔细询问返乡时间后立即上报镇政府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指导村卫生室人员做好农民工群众的筛查、医学追踪、预检分诊及转诊等工作,并每日上报村疫情防控小组。发动村上志愿者15名,边排查边宣传,劝散密集人员关停茶馆,劝停办宴席的村民12,劝停办丧葬礼的村民1,为村民发放消毒液共30余瓶。另外在卫生防护方面,指导专门人员对村口疫情检测卡点,村委办公室、商店、垃圾堆放点等重要场所实行每日至少两次消毒,全村各组覆盖消毒两次,累计消毒面积达4平方公里,并在人群活动频繁的地段设立了一个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统一处理。全村根据市、区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通过村各社广播和流动宣传车小喇叭等方式,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宣传出门必须戴口罩,勤洗手等,疫情期间杜绝聚集打麻将、办宴席、走亲访友等。同时为了保障村民们的生活不受封村管理的影响,村两委还组织各社组建生活服务队,联系椑木镇不同商家,定期为村民送去日常生活所需。

晏雷入户排查返乡人员

晏雷与村两委干部、志愿者在疫情检测卡点值守

晏雷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服着装培训

晏雷在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