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非法集资,守好”钱袋子”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一种犯罪活动,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具体犯罪手段
非法集资波及的领域不仅有商品营销、资源开发、种植养殖、投资担保等传统案件,借贷理财、私募股权、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等新兴领域已逐步成为非法集资犯罪的重灾区。特别是互联网上非法集资犯罪成为普遍模式,跨界特征更加突出,传染积聚速度更快。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承诺高额回报,暴利引诱。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2、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不法分子以种植仙人掌、螺旋藻、芦荟、火龙果,养殖蚂蚁、黑豚鼠、家禽再回收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有的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群众“投资入股”;有的以商铺返租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
3、混淆投资理财概念。不法分子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群众投资。
4、利用合法外衣或名人效应。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掩盖其非法目的,而无实际经营或投资项目。这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作广告等加大宣传,骗取群众信任。
5、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或设在异地,发展人头一般用代号或网名。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 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在潜逃前还发布所谓通告,要下线人员记住自己的业绩,承诺日后重新返利,借此来稳住受骗群众。
6、利用精神、人身强制或亲情诱骗。许多非法集资参与者都是在亲戚、朋友的低风险、高回报劝说下参与。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以高额利息诱惑,非法获取资金。有些已经加入的传销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有的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放过,造成亲情反目,人间悲剧。
如何防范,牢记八句顺口溜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不可行
投资不能太大意,高额返利要当心
网帖不能当证明,资产背景莫轻信
宣传不能看数据,公司实况要查询
熟友不能不当心,合不合法要弄清
转账不能私对私,无凭无据理不明
被骗不能怕出丑,收集证据再报警
闹事不能当出路,依法维权最可信
总而言之,谨慎投资,严防非法集资陷阱,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收益,高收益则意味着高风险。坚守理性底线,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同时,要牢记“学法用法护小家,防非处非靠大家”,如发现非法集资活动苗头,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