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中,增强CT和增强MRI是明确疾病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因人体结构复杂,普通平扫影像难以分辨细节,医生常需注射含碘(ICM)或含钆(GBCA)造影剂,助其清晰“捕捉”病变。但造影剂注射完成后会进入血液循环,可能悄悄干扰血液和尿液化验结果,做了增强检查若需再抽血验尿,要多多注意。

验血验尿时,哪些指标最容易受到造影剂的干扰?根据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与欧洲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EFLM)联合发布的指南,以下项目的检测结果可能因造影剂的使用而出现偏差:
l 甲状腺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l 肌钙蛋白。
l 多种激素,如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浆肾素活性(PRA)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l 电解质及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镁、钾、钠、锌和硒等的测定。
l 某些酶,例如乳酸脱氢酶。

当增强CT/MR检查与抽血化验需在同日进行时,为避免造影剂对化验结果的潜在干扰,建议务必遵循以下顺序:先完成抽血化验,再进行增强CT/MR检查。
若已先行完成了增强检查,还能接着进行抽血吗?建议此时不要马上抽血。因为这样做或许会对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最为妥当的做法是:先与您的医生取得联系,详细说明当前状况,而后遵照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最佳的抽血时间。具体的时间安排可参考如下:

在紧急医疗情况下,若需立即抽血检查,切勿因担心造影剂干扰而延误检验。此时,医护人员会在知悉您近期使用过造影剂的情况下,全面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本着获益大于风险的原则给予适当的处理。
供稿
医学影像科 赵世胜
审核
医学影像科 蔡春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