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态制剂日益普及的今天,活菌制剂已成为维持肠道健康的重要选择。然而,这些“活”的药物远比传统药物更为娇贵,不正确的服用方式会让它们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才能让这些有益菌群“活着”抵达肠道,发挥应有作用。
水温控制:活菌制剂的第一道关卡
活菌制剂的核心在于“活”字,而高温正是活菌的天敌。服用时,水温必须严格控制在40℃以下。过高的水温会直接杀死活菌,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活菌制剂最好用凉水或温开水送服。人体口腔温度在36.2℃~37.2℃,低于这个温度为“凉水”,接近这个温度为“温水”。对于婴幼儿服用的活菌制剂,可将药粉溶于温牛奶中,但同样需要确保牛奶温度不超过40℃。
保存条件:维持活性的基础保障
不同的活菌制剂对保存条件有不同要求。一些活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需要2℃~8℃冰箱冷藏保存。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等则只需常温干燥保存即可。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贮藏要求至关重要。不正确的保存方式会加速活菌死亡,即使服用方法正确也难以挽回储存过程中已经损失的活性。
时间与顺序:避开药物的相互影响
活菌制剂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会显著降低效果。与抗生素同服是常见错误,因为抗生素无法区分有害菌和有益菌,会同时杀灭活菌制剂中的有益菌。如需同时服用抗生素,必须间隔2-3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整肠生)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与抗菌药同服,且不受进食影响。布拉氏酵母菌属于真菌,对抗生素不敏感,但不能与抗真菌药同服。
与蒙脱石散等吸附剂合用时,活菌制剂应安排在蒙脱石散之后服用,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此外,铋剂、鞣酸、药用炭等也会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不应同时服用。
餐后半小时服用活菌制剂可减少胃酸对活菌的破坏,提高到达肠道的活菌数量。
特殊人群与剂型注意事项
对于吞咽胶囊困难的患者,可将胶囊打开,将药粉溶于温开水中服用。但需注意溶解后应尽快服用,避免活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影响活性。
活菌制剂常以乳糖、脱脂奶粉等作为辅料,乳糖不耐受者应选择不含乳糖或乳糖相对较少的制剂;牛奶蛋白过敏者应选用不含牛奶蛋白成分的制剂。
活菌制剂不是普通药物,它们是需要小心呵护的“活”的生命。正确的保存和服用方法,是确保这些微小卫士能够安全抵达肠道战场的前提。下次服用前,请多花一分钟时间看看说明书——正确的服用方法,让活菌制剂真正活起来。
供稿
药剂科 夏恒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