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科室设置神经内科科室动态详细

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将于4月7日举行,我院多名专家将现场出诊

发布时间:2023-04-03 15:34:03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50岁左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

四大典型运动症状

——运动迟缓。指动作幅度和频率出现明显减慢,肢体动作表现为行走缓慢、起步困难、小碎步、写字变小,其他可表现在喜怒哀乐等面部表情减少,言语含糊等。

——静止性震颤。指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肌肉无负重状态下时出现有规律的抖动,可以出现在肢体,甚至有头部和下颌的抖动,紧张时更为明显。

——肌强直。指肌肉的肌张力升高,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时出现明显的阻力感,有时像齿轮一样。手部的肌强直可导致关节畸形,躯干的肌强直可导致前倾、侧弯等异常姿势。

——姿势平衡功能障碍。指患者出现行走不稳,步态前冲,容易跌跤,甚至站立时都无法维持平衡。

容易忽视的非运动症状

除此之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不影响运动的其他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早期就已经出现,但非常容易被忽视,因此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表现为夜间频繁的讲梦话,甚至拳打脚踢、大喊大叫、手舞足蹈。

嗅觉减退或丧失——原来能闻出的味道无法辨别,甚至感受不到气味。

便秘——长期存在的解大便困难,甚至需要通便药物帮助。

焦虑抑郁——患者情绪出现低落,兴趣减低,或容易担心、胡思乱想。

帕金森病的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COMT抑制剂等。其他非药物治疗包括,深部脑刺激术(DBS)、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干细胞疗法、光疗、太极等。

帕金森日活动预告

2023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为普及帕金森病相关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4月7日,我院神经内科将联合心血管内科消化内分泌科、康复科开展一次走进社区的公益活动。届时我们将现场为广大群众答疑解惑,以帮助更多的帕金森患者。

义诊时间:

4月7日(周五)

上午09:00-11:00

义诊地点:

万晟城峰阁(光华社区)

帕金森自我筛查问卷

请对照国际通用筛查问卷回答以下9个简单问题:

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

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1. 声音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2. 走路容易跌倒吗?

3. 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

4. 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

5. 胳膊或者腿颤抖吗?

6. 自己系扣子困难吗?

7. 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

以上问题,如3个以上回答“是”,建议到义诊现场咨询,或到医院帕金森病门诊进行咨询、检查。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帕金森门诊时间:每周三

专家介绍

曾宜斌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神经变性疾病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内江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陈艳梅

四川省神经免疫与感染专委会委员,内江市神经病学委员,内江市神经内科质控分中心秘书。201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通过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其后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多次被评为医院“中青年骨干医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多次在医院疑难病例讨论、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奖,并于2020年被评为“内江市三八红旗手”。曾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深造1年,主要从事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