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群众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帮助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身饮食,我国卫健委特别发布了《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本文基于该指南,为大家提供健康饮食科普。
一、慢性肾脏病的饮食原则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为主。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后,身体对盐、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
二、饮食建议
1. 控制盐的摄入
盐是高血压的“隐形推手”,而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因此,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在烹饪时,可使用香料、葱姜蒜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风味,减少盐的使用。
2. 选择低脂食物
高脂肪食物不仅会增加肾脏负担,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患者应选择低脂食物,如瘦肉、鱼、豆腐等,避免油炸、煎炒等高脂烹饪方式。
3. 摄入优质低蛋白食物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适量摄入蛋白质,但应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蛋类、牛奶、鱼肉、瘦肉等。同时,要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总摄入量,避免过多摄入。
4.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肾脏健康有益,但患者需要注意选择含钾低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胡萝卜等,避免高钾食物引起血钾升高。
5. 控制饮水量
如果患者伴有水肿症状,需要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水肿,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衰风险。同时,也要避免过多摄入含水分高的食物,如西瓜、葡萄等。
三、饮食调整与分期管理
根据《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应根据病情分期进行调整。例如,在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在慢性肾脏病3~5期,则需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此外,患者还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季节等因素,合理搭配日常膳食,保持营养均衡。
四、注意事项
1. 遵循医嘱: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制定和调整饮食计划。
2. 定期检查:患者应定期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肾功能检查,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合理饮食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促进身体健康。
总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健康科普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调整饮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有益帮助和指导。
供稿:肾病风湿免疫科 朱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