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五六岁时,乳牙即将开始替换为恒牙,正是因为如此,部分家长想当然的以为乳牙早晚要换,即使坏了对孩子也没什么影响。事实真是如此吗?
龋病(dental caries):也被称为蛀牙,是一种在细菌感染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颌骨炎症等并发症。
乳牙龋病的危害
1.影响咀嚼与消化:乳牙龋病会导致牙齿有缺损,并且吃东西的时候会伴有疼痛感,从而让咀嚼功能降低,会进一步导致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里,加重胃的负担,影响消化,对于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危害;
2.影响恒牙的发育与萌出:乳牙龋病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引起根尖周炎,严重时还会影响继承恒牙的牙胚发育,有可能造成恒牙的牙釉质发育不全、萌出异常、排列不齐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无法正常长恒牙;
3.引起错颌畸形:如果一侧乳牙有龋齿,并伴有疼痛,孩子长期用另一侧咀嚼,可能导致错颌畸形,出现偏颌、面部不对称等情况。上前牙有严重龋病而出现大面积缺损时,可以导致出现反颌,也就是俗称的地包天;
4.导致自卑心理:若孩子的乳前牙由于龋病发黑、发黄或者缺损,会影响外观,孩子有可能会变得自卑,不愿开口说话,影响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乳牙龋病存在多方面的危害,家长应该予以重视,预防龋坏发生,发现龋病及时到口腔科进行治疗。
龋坏的形成
乳牙易龋坏的原因
1.乳牙的钙化程度低:乳牙的钙化程度相较于恒牙较低,因此更容易受酸性物质腐蚀,使龋齿的发生。
2.饮食因素:孩子在饮食上多偏爱细、软、含糖量高、易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如粥、酸奶、果汁、糕点、手指类零食等。食物中的糖分在口腔中易被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增加龋齿的风险。
3.口腔清洁不到位:小儿口腔不洁,不会漱口、刷牙,或刷牙不认真、不坚持早、晚刷牙和进食后漱口等,使得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在牙缝间和沟裂中存留,进一步加剧龋齿的发生。
4.乳牙解剖形态的特点:乳牙的牙冠比较短小,邻面相接处存在间隙,使得食物残渣容易滞留并滋生细菌。乳牙的髓腔较大且髓角高,牙髓感染后易引起根尖周感染。
5.不良习惯:如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这会使乳牙长时间浸泡在奶水中,增加龋齿的风险。习惯用含糖饮料代替白开水,也会增加龋齿的发病率。
龋坏的预防
1.加强口腔卫生:如果想要预防幼儿龋齿,平时需要早晚刷牙,另外在刷牙的时候,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才能够更好的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
2.改善饮食:平时尽量避免吃一些高糖的食物,少吃夜奶,否则也有可能会增加患上龋齿的几率。
3.涂氟和做窝沟封闭:将窝沟封闭的材料涂抹在牙冠咬合面以及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在渗透窝沟后通过光照会使材料固化变硬,从而能够形成保护性屏障,达到预防龋齿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给牙齿涂氟来预防龋齿。
乳牙的治疗
1.一般治疗:平时需要让患儿保持口腔清洁,养成早晚刷牙以及饭后漱口的好习惯,防止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从而可以减少细菌滋生,防止病情持续发展。
2.药物治疗:如果乳牙发生龋齿以后,局部出现了炎症反应,引起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阿莫西林颗粒、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根管治疗:如果乳牙龋齿的情况比较严重,导致了牙髓以及牙根尖病变,则需要在医生操作下进行根管治疗,能够消除感染源,防止病变继续发展。
4.填充治疗:若乳牙发生龋齿以后,导致牙体发生了缺损,咀嚼功能明显下降,可以在医生操作下使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等材料对局部进行填充,能够修复缺损的乳牙,从而可以恢复咀嚼功能。
5.拔牙:如果儿童已经到了快要换牙的时候,而且乳牙龋坏的程度比较严重,只留下了残根,没有保留价值,此时可以在医生操作下通过拔牙的方式进行治疗。
供稿
口腔科 巫宗兵
审核
口腔科 尹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