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定义与产生机制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是一种针对磷脂酶a2受体的免疫球蛋白,能识别并结合于磷脂酶A2受体的特定表位上。磷脂酶A2是一种负责细胞膜的磷脂酰胆碱分解,从而产生溶血磷脂和溶血磷脂醇。当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时,可能会将肾小球足细胞上异常的磷脂酶A2视为外来物质,并产生针对它的抗体,即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二)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1.抑制磷脂酶A2活性:抗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可以抑制磷脂酶A2 活性,进而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释放,对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2.引发免疫反应:该抗体与把抗原结合后会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并激活补体,直接攻击肾小球足细胞,从而造成肾小球的损伤和肾组织的破坏。
3.与疾病关联:抗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SLE可能出现抗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的结果,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出现抗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的情况。
(三)免疫介导膜性肾小球肾炎(IMN)
IMN也叫膜性肾病,是引起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其病理特征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并伴有基底膜增厚与变形。
临床表现:膜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镜下血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症状,膜性肾病患者的血液常呈高凝状态,因此易发生血栓以及栓塞并发症。
特发性MN(IMN)70-80%,继发性MN (sMN)20-30%
免疫荧光:IgG和C3沉积
(图片来源自身抗体免疫荧光图谱)
IMN - 发病机制
PLA2R 表达于人肾小球足细胞表面,PLA2R阳性的膜性肾病患者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系统,最终引起足细胞和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蛋白进入原尿,随后出现蛋白尿。
IMN-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蛋白尿,血细胞等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天
3.肾功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升高
4.血脂检查-血脂升高
5.自身抗体检测-抗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常为阳性
(四)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2.间接免疫荧光法
3.免疫印迹
结果解读
(五)抗PLA2R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
(1)原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抗PLA2R抗体是原发性膜性肾病的高特异性(90%)和灵敏度(70%-80%)的血清学标志物[1],可以用于区分原发和继发性膜性肾病(抗PLA2R抗体阳性率<10%)。<>
(2)疾病活动性和病情预测
抗PLA2R抗体的水平与临床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抗体含量的变化与临床结局存在一致性,是预测疾病进程的良好指标[2]。研究发现在PLA2R抗体和疾病活动度之间有时间关系。通常,治疗或者自发性的PLA2R抗体滴度下降提示相应的临床缓解[3],所以可以通过检测抗体滴度避免过度治疗。
(3)治疗监测
成功的免疫抑制治疗IMN患者可观察到抗PLA2R抗体滴度的下降,并在复发时抗体滴度再度升高。抗体滴度在蛋白尿水平升高之前升高,并在蛋白尿水平降低前降低。
(4)风险评估
约40%的IMN患者在肾移植后会再次复发,尤其是移植前抗PLA2R抗体阳性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更高。抗体滴度可以用于评估肾移植后是否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或判断治疗剂量,有助于预防肾移植后MN复发。
所有的IMN患者均能检出抗PLA2R抗体?
部分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原因可能为:
(1)PLA2R不是IMN患者唯一的致病靶抗原
(IMN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者只占到70-80%,抗THSD7A抗体占2.5%-10%左右,还有未知抗原待探索)
(2)检测抗体时患者处于疾病非活动期或缓解期;
(3)未能完全排除继发性因素,而误诊为IMN;
(4)检测技术本身的敏感性局限及误差。
参考文献
[1] Journal | [J] Saudi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and transplantation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audi Center for Organ Transplantation, Saudi Arabia. Volume 34 , Issue 5 . 2023. PP 416-426
[2] Beck et al, Kidney Int 77, 765-770 (2010)Chin J Inter Med,September 2015,Vol.54,No.9
[3] 黄宇, 付美珍, 戴淑惠, 等. 膜性肾病患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定量水平与肾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 21(20): 2990~2993
供稿
检验科 曾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