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科室设置检验科科室动态详细

流式细胞术的样本准备

发布时间:2025-05-28 10:38:49

您知道流式细胞术吗?它在疾病诊断(比如白血病、免疫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项技术的关键,往往藏在样本准备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里。让我走进检验科的幕后,看看如何把一份样本变成精准的诊断报告。

一、流式细胞术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它

1. 给细胞做体检的高科技

想象一下,您有一杯混合了不同颜色小球的液体,想要快速统计每种颜色小球的数量和大小流式细胞仪就像一台超级细胞扫描仪,它能以每秒数千个细胞的速度,逐个扫描细胞的大小、内部结构,甚至表面携带的标志物(比如癌细胞的特有蛋白)。这些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免疫系统是否正常?血液里是否有异常细胞?

2. 样本准备:成败在此一举

再精密的仪器,也需要好的样本。如果把流式细胞仪比作一台高精度相机,那么样本准备就是调焦的过程。如果样本中有细胞团块、死细胞或杂质,就像照片拍糊了,再好的技术也看不清真相。这就是为什么检验人员常说:样本质量决定结果生死。

二、样本是如何被处理的

当您抽完血,样本去了哪里?

假设您因为疑似贫血来医院抽血,医生开了流式细胞检查。您可能会好奇:那一管血接下来会经历什么?

第一步:抗凝防止血液结块血液一旦凝固,细胞就会黏成团,根本无法检测。所以会用含有抗凝剂(如EDTA)的紫色采血管保存血液。这也是为什么抽血时护士会轻轻颠倒管子——为了让抗凝剂均匀混合。

第二步:去除干扰项”——红细胞裂解  

血液中大部分是红细胞,但它们会干扰白细胞检测。检验人员会用一种红细胞裂解液(成分接近生理盐水),让红细胞破裂溶解,只留下需要检测的白细胞。这个过程就像淘米时用水冲走杂质,只留下干净的米粒。

第三步:给细胞穿荧光衣”  

为了区分不同细胞,检验人员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一种能特异性结合细胞表面蛋白的试剂)。比如,检测白血病时,抗体就像钥匙,只锁定癌细胞表面的。这些抗体会让细胞在仪器检测时发出特定颜色的光。

三、患者注意事项

1. 抽血前:

空腹?不一定!但需提前沟通

大多数流式检测不需要空腹,但如果同时要做其他检查(如血糖),请遵医嘱。如果您近期用过激素类药物,一定要告知医生——这可能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比例。

避免剧烈运动  

跑步后抽血,可能导致白细胞暂时升高,干扰结果。建议抽血前静坐10分钟。

2. 抽血时:放松,但别乱动

别怕紫色管子”  

流式检测常用紫色头盖的采血管(含EDTA抗凝剂),这是正常操作,并非特殊处理。

采血量:并非越多越好  

通常只需2毫升升血液,儿童或特殊患者会更少。检验科的技术早已实现微量检测,不必担心抽血过多。

四、检验人员最头疼的问题——您的样本为什么不合格

1. 常见翻车案例

案例1:血样凝固了  

王阿姨抽血后反复摇晃管子,导致血细胞破裂;李叔叔抽血时袖子太紧,血流不畅引发凝血……这些都会让样本报废。

案例2:细胞死太多  

夏天高温天,张奶奶的家属把血样放在车里2小时才送检,结果细胞活性不足50%,只能重新抽血。

2. 如何避免?记住三个”  

快速送检:抽血后1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避免极端温度:别放冰箱冷冻!室温(25℃)最佳。  

减少震动:别把采血管当摇摇乐甩动。

五、您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1. 流式检查会疼吗?

抽血或骨髓穿刺时可能有短暂疼痛,但检测本身是无痛的——您的细胞在仪器里排队过安检,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2. 多久能出结果?

简单项目(如淋巴细胞亚群)可能当天出报告,复杂检测(如白血病分型)需35天。相对于速度,精准更重要。

3. 结果异常就是得了大病?  

不一定!比如应激、感染都可能让免疫细胞比例暂时变化。请务必结合其他检查和医生诊断,切勿自行对号入座

、您的配合,让精准医疗成为可能

每一份流式检测报告的背后,都是患者、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协作。当您耐心配合抽血要求、及时送检样本时,就是在为诊断的准确性加分。下次拿到报告时,不妨想象一下:那些小小的细胞曾穿越抗凝剂、裂解液和荧光抗体的重重考验,最终在流式细胞仪中点亮了健康的密码。

供稿

检验科 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