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科室设置检验科科室动态详细

一文看懂凝血四项报告

发布时间:2024-09-06 11:31:00

揭秘凝血四项:凝血四项检查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检测项目,它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止血功能是否正常。但是大多数人不了解凝血四项是什么,代表什么意义。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凝血四项检查的目的和重要性。

血液,作为我们体内流淌的生命之河,不仅负责输送养分和氧气,还承载着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重要使命。而凝血,则是血液在受到损伤时迅速止血的关键过程。

凝血四项检查,顾名思义,就是检测血液中与凝血功能相关的四项指标。这四项指标分别是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通过这四项指标的检测,我们可以评估出血液凝固功能的正常与否,从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凝血障碍。

※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正常参考值10—14秒,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药物的用量,监测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口服抗凝剂“法华林”,INR维持范围为2.0-3.0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延长>10秒有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纤维蛋白原(FIB)

即凝血因子Ⅰ,同时也是凝血过程中主要的蛋白质。正常参考值2—4g/l。

增高见于急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FIB减少见于DIC、原发性纤溶亢进、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凝血酶时间(TT)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包括:

1.评估术前凝血功能:对于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凝血四项检查是必查项目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判断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

2.筛查出血性疾病:凝血四项中的异常指标往往能提示出血性疾病的存在,如血友病、肝脏疾病等。这些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3.监测抗凝与溶栓治疗:对于正在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的患者,凝血四项检查是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总结

凝血四项检查不仅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还能在手术前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以及抗凝与溶栓治疗的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凝血四项检查的必要性,并在需要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供稿:检验科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