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科室设置重症医学科科室动态详细

打鼾,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4-11-21 08:28:14

打鼾又称打呼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冲击咽黏膜边缘和黏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鼾声;其部位始自鼻咽直至会厌,包括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其腭咽弓和腭舌弓、舌根、咽肌及咽黏膜。打鼾可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缺氧,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其病理性打鼾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梦中的夺命杀手。

我国打鼾现状

2021中国人的睡眠白皮书》深度剖析当代国民的深度睡眠现状,数据显示23点以后入睡已经成为当前多数国民的生活“常态”,从晚睡到熬夜人群占比80%。在睡眠状况中,打鼾、呼吸暂停成为困扰人们睡眠的普遍问题。其中国民睡眠阻碍中打鼾占比54.7%,45岁以上年龄群体睡觉打鼾比例占51.2%。其中,男性打鼾占比高达45.2%,远超女性群体,打鼾人群平均每晚打鼾次数超千次,平均打鼾时长达74分钟,占平均睡眠时长18%以上,在鼾声中呼吸暂停出现的比例超过10%。

“发病率高,认识度低”是人们对此疾病认识的现状,大众普遍认为打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甚至错误地认为打鼾是健康有福的标志。

打鼾可导致的危害

1.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常伴有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头晕口咽干燥等一系列症候群。

2.由于夜间反复出现大脑皮层的觉醒和觉醒反应,正常睡眠结构节律被破坏睡眠效率明显降低,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

3.夜间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造成慢性间歇低氧二氧化碳潴留,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全身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不足从而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紊乱,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特别是以慢、快心律失常为主)、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卒中、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肾功能损害以及非酒精性肝损害等,并可有进行性体重增加。

主要危险因素

1.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20%或以上,即体质指数(BM I)I > 28 kgm

2.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有资料显示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3.性别:女性绝经前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

4.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 、鼻息肉及鼻部肿瘤等)、Ⅱ度 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或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等。

5.家族史 。

6.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类或肌肉松弛类药物 。

7.长期吸烟。

8.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打鼾分级

打鼾严重分度


打鼾改善方法

日常生活管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一、睡前泡泡脚: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帮助身体呼吸顺畅,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打鼾。

二、良好睡眠习惯:尽量向右侧躺,枕头软和,以舒适为准,可以环抱玩偶保持睡姿。

三、坚决不熬夜:晚上充足的睡觉就是在给身体养精蓄锐,调整内分泌,有利于身体更健康。

四、不吸烟和喝酒:吸烟喝酒人刺激呼吸道,形成呼吸阻力,加重打鼾症状。

五、饮食清淡:减少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睡前减少过度进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提高抵抗力。

口腔训练

腔操

口腔肌肉训练

病理性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指患者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在临床上表现为打鼾,且鼾声不规律,患者有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常伴有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头晕,口腔干燥等一系列症候群。对类似打鼾需到医院就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治疗。方法包括CPAP、口腔矫正、外科手术。

注意事项:

1.首选治疗:CPAP治疗(佩戴呼吸机),初次治疗需医师指导下,排除禁用情况及慎用情况。2.对不能耐受CPAP,不能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单纯鼾症及轻中度的患者,可行口腔矫治器。

3.外科手术对肥胖者及AHI>20次/h者,需专来人员评估。

供稿

重症医学科 廖晓凤